“由國務院領導親自擔任長江經濟帶領導小組組長也是有可能的。”日前,就長江經濟帶戰略,有權威人士在接受《瞭望》採訪時表示,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的組織架構正在進一步討論之中,不排除參照京津冀一體化的設計成立高規格領導小組的可能。
      但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所言,長江經濟帶建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和壁壘,形成市場體系統一開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生態環境聯防聯治、流域管理統籌協調的新機制。
      記者瞭解到,目前已明確三大中心城市的定位。“從總體架構看,就是上海要覆蓋全流域,而武漢和重慶則是要當好上海的‘幫手’。”
      強力破除區域利益壁壘
      早在2005年,長江沿線7省2市就曾在交通運輸部牽頭下在北京簽訂了《長江經濟帶合作協議》,但受制於各地行政壁壘等因素,長江流域的航運和經濟一直被割裂,因此這一協議並未產生預期的效果。
      中國社科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耀在接受《瞭望》採訪時表示,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國內就有地理經濟學家專門開展了研究。
      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但之後長江經濟帶又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原因在於內河航運一直處於衰落態勢。
      他進一步談到,由於缺少統籌,長江沿線的地區更多只能從自身的需要出發。以長江上的大橋為例,多數橋梁的高度阻礙了貨船的進入,加上長江航道疏於疏浚,制約了水運的發展。
      “我們講經濟帶,就是要依托重要的交通幹線,把周邊城市串連在一起,形成經濟有緊密聯繫的帶狀經濟體,沒有聯繫就不是經濟帶。”他強調。
      工作在一線的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智奎對長江沿岸各地加強合作的願望更為強烈。
      “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要加強區域合作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破除政策障礙,消除要素流動、資源配置的壁壘,促進長江經濟帶各省市錯位發展、分工合作。”張智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多位專家看來,由高層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正是看到了多省市合作面臨的現實障礙。
      國務院曾強調,建設長江經濟帶是深化改革開放、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建設統一開放和競爭有序全流域現代市場體系的重要舉措。
      要建立健全區域間互動合作機制,完善長江流域大通關體制,更好發揮市場對要素優化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陳耀認為,要推動單個領域的合作問題不大,比如交通由交通運輸部統籌,各省配合是能夠取得成效的,但經濟帶建設涉及到方方面面,在中央層面建立一個領導小組非常必要。
      “地區行政壁壘需要通過自上而下來打破,在國務院成立領導小組,才能有力地打破各地利益藩籬,統一到中央確立的發展方向上來。”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對記者表示,“平級之間的協調,成本非常高,如果有上級出面,很多工作就容易多了。”
      “有利於建立起高層次協調組織和協調機制,切實解決好全流域、跨區段、跨行政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產業佈局和財稅分配等重大問題,促進長江經濟帶協調發展。”張智奎說。
      “另外,還有利於推動國家部委與地方之間、地方與地方之間上下聯動、區域協作,通過政策法規和體制機制創新,建立跨區域的工商、海關、交通、公安等部門的聯合聯動機制,推進全流域市場一體化。”張智奎補充道。
      從地方謀略到國家戰略
      在國家層面剛啟動有關指導意見的起草時,長江經濟帶所涉及的一些省市就積極行動起來,以期自身訴求能夠得以在相關文件中更好體現。
      如“長江大省”湖北,早在2012年有了自己的《湖北長江經濟帶“十二五”規劃》。
      在長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後,湖北的訴求是積極爭取“將湖北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納入國家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戰略”、“明確武漢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等。
      湖南方面明確提出,堅持通過對接國家戰略來搶抓內陸開放制高點。其中的方向之一便是,以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為重點,對接上海自由貿易區。加強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突出與長江沿岸相鄰省份的主通道建設,優化沿江、沿湖區域公路、鐵路、民航機場及油氣管道佈局。
      貴州就加快構建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提出,向東深化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要以完善黔渝、黔湘、黔桂合作機製為突破口,加快推進與周邊省區的深度合作。
      雲南省要緊緊抓住重大戰略機遇,積極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戰略,努力把雲南建設成為沿長江的對外開放龍頭。
      在長江沿線航運中心並未確立之前,江蘇方面就寄望南京能成為航運中心之一。
      在重慶、武漢和上海明確為長江沿線的三大航運中心後,江蘇方面頓覺失落。江蘇省有關方面就表示,南京與上海、武漢、重慶同為長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已成為輻射帶動長江中上游的重要門戶和傳導樞紐,應想方設法加入進去。
      對於地方在這場難得機遇中的謀略,多位受訪專家都表示理解。因為在一個大戰略之中,謀求到一個中心城市或是重要節點城市的定位,就相當於為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尋求到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好的前景。
      不過專家也表示,相關的頂層設計在考慮地方需求的同時,更多要從全局出發,進而作出不同的功能定位。
      目前,三大中心已初步確立,包括上海、武漢和重慶,分別對應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三大城市的各自定位業已明確。
      受訪專家認為,以上海帶動全流域、以武漢帶動中游、以重慶帶動上游地區發展,正是東中西協同的重要體現。
      隨著指導意見的即將出台,各地的競合也逐漸從之前的爭定位轉向合作上。上海曾聯合長江經濟帶9省2市的學術機構,啟動了長江經濟帶的研究課題。
      湖北湖南的合作也在深化。秦尊文告訴記者,目前湖北已開始長江中游的河道整治。湖北和湖南已向中央有關部門申請將安慶到武漢的航道水深加深到6米。根據此前的規劃,到2020年的水深是4.5米。
      “從南京到安慶的水深是6米,如果安慶到武漢也實現6米,那麼萬噸輪就能長年進駐武漢,將大大推進航運的規模化和集約化運行。”秦尊文說。
      張智奎還向《瞭望》介紹了目前的一些進展情況。
      5月,重慶等長江沿岸城市在武漢召開了通關合作座談會,對下一階段長江沿岸城市在通關、航運、水鐵聯運、產業轉移等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6月,湘滬兩省市舉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交流會,簽署了《關於加強兩地戰略合作共促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框架協議》,將攜手共促科學發展。重慶還圍繞成渝經濟區和成渝城市群建設,推進與周邊鄰省城市的合作。今年下半年,川渝合作、渝黔合作還將進一步深化。
      “國家層面有關的指導意見和政策體系即將出台,將進一步促進區域協作發展。區域之間,正積極探索建立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區域協作機制。”張智奎說。
      以產業對接和分工為抓手
      長江經濟帶的建設,除了立體交通的建設外,為專家一致看重的則是產業的分工協作。
      “建設長江經濟帶有利於發揮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龍頭作用,通過產業、資本、技術向中西部轉移,推進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從而構建東、中、西良性互動的經濟發展新格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在接受《瞭望》採訪時表示,建設長江經濟帶有利於發揮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沿江城市科技、人力資源豐富和製造業發達的優勢,做大、做強我國的製造業。
      “產業轉型升級滯後是目前中國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沿著長江流域向中西部轉移,就可以減緩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競爭力下降的趨勢。”不過,在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看來,我國區域間雖有明顯的梯度,但卻缺乏合理的分工和緊密的產業聯繫。
      從目前的實際看,長江經濟帶中的11個省市的產業總體上有一定的差異化,但還是存在著同質化競爭的問題。
      比如重慶與成都在電子信息產業有競爭,重慶與武漢、南京、上海在汽車與裝備製造業也存在較為明顯的同質競爭。沿線的長沙目前也在大力發展汽車製造產業。
      因此,多位專家認為,要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產業的重新佈局、調整、優化和升級就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
      “現在即使是上海這樣的城市,連一般的製造業還要自己做。有些產業,該轉移的要轉移出去,讓周邊地區發揮產業承接功能。”陳耀表示,長江經濟帶一體化,各地要按照自己的比較優勢籌劃重點,要有分工協作,形成一個統一市場。
      現實中,地方對產業如何對接的考量也並不一致。
      有研究人士表示,長江中游最早叫“中三角”,以武漢、長沙、南昌為中心,後來提出“中四角”,把合肥納入到其中。原來的“中三角”也看重皖江經濟帶的發展潛力,寄望通過合作形成更大的帶動市場。
      但安徽最近卻主動提出從“中四角”中退出,這反映出安徽在融入區域板塊上的搖擺不定。
      安徽更願意與長三角走得更近。在與長三角的對接中,可能獲得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從近水樓臺的角度,安徽也希望成為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首選地。
      “客觀上,安徽與中三角的聯繫並不密切,只有大別山區和沿江城市安慶與湖北有一些聯繫。而中部地區總體上屬於欠發達地區,現階段能夠帶給安徽的實惠自然與長三角不能相提並論。”陳耀說。
      這實際上對深化長江經濟帶的產業協作與分工提出了更緊迫的要求。
      侯永志認為,不是簡單把幾個地方圈在一起就叫合作了,關鍵是要利用天然的長江航道和現代化的沿江綜合運輸體系,推動產業轉移、深化產業分工,從而在全流域範圍內形成一種依托於各自比較優勢的經濟互動新格局。
      從記者瞭解到的情況看,三大帶動城市的產業定位日趨明確。
      上海的製造業將逐步向內地擴散,未來將集中精力搞好高端服務業,對外以參與國際競爭為主。
      武漢和重慶雖參與國際競爭,但更多著力於滿足國內的需求。
      具體產業佈局上,武漢將繼續發揮作為“中國光谷”的優勢,進行高端的信息產業佈局,同時將著力發展生物醫療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和高端製造業。
      重慶則將圍繞著汽車製造、裝備製造和電子信息產業等做文章。
      對於各地的產業分工,專家的建議是,應以城市群為中心來制定產業規劃,在深化城市群功能定位的基礎上,明確不同城市產業定位。先在城市群之間實現產業的合理分工,進而再在城市群內部進行產業分工,改變目前各地之間同質化競爭的情況。
      “在外部的大分工之下再進行內部的分工協作,如此才能體現各自特色和優勢,實現產業協同的共贏。”秦尊文表示。(記者 王仁貴)  (原標題:佈局長江大戰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u87wubth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